有关文化活动策略汇编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拓展,一般需要预先拟定一份完整的策略,策略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后达到预期的成效和意义。那样大伙了解策略如何写才规范吗?以下是记者收拾的文化活动策略5篇,期望可以帮助到大伙。
文化活动策略 篇1
1、活动背景为积极拓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目的,打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
2、活动目的:本活动主要为培养学生团结一致,密符合作,克服困难的团队精神;培养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培养服从指挥、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间的相互信赖和理解。
3、参赛对象: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中专各班
4、练习与比赛的时间、地址:
1、20xx年4月13日上午八点,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中专全体学生,在校足球场按做操队形集合,清点人数之后,再到指定地方,完成“铁甲战车”的制作及练习工作。具体地址是:旧篮球场4到7号球场,分别是101至108班,(每两个班共一个球场);新篮球场1到3号球场,分别是109至113及1301班。足球场的南边是201至206班;北边是207至212班。
2、20xx年4月13日十点学校足球场,正式开始比赛,抽签决定,高中一年级与中专分别分成两组,每组7个队;高中二年级分成二组,每组6个队。
5、比赛程序:
1.20人一组借助现有材料制作一个可以容纳全体团队成员的封闭式大圆环2.将圆环立起来全队成员站到圆环上边走边推进大圆环前进。
3.以数组进行竟技,从起点到终点,花最短期到达终点的三队为获胜队。
6、比赛规则:
1、各组统一在铁甲战车内站好,由总裁判长统一发布口令出发;2、行进途中,铁甲战车需要垂直地面,报纸需要紧密相连;3、所有组员需要在圈内,身体的任何部分不能直接接触地面,;4、行进过程中若铁甲战车断裂需要在原地修复,在裁判许可后才能继续行进。此时队员可以接触地面但不可以阻挡他组行进的路线,不然将被取消资格;5、各班应安排一名同学作为队长,队长为本班统一喊口令及调整行进路线。另外安排两名同学作为维修工,负责维修本班战车履带。
6、出发前,所有铁甲战车不能超出起点线,以铁甲战车全部通过终点线为项目截止时间7、各班自行筹备报纸、粘胶带及剪刀。
8、服从裁判原则。7、奖项设置高中一年级中专组、高中二年级组分别各取前三名,两组分别设置冠军、亚军、季军、出色组织团队奖。
文化活动策略 篇2
加大家乡文化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进行家乡文化教育,有益于激起学生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的朴素情感,更有益于学生成人成才。为此,自教育局20xx年12月18日转发省教育厅等单位联合起草的《关于印发拓展家乡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建议》文件,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出色家乡文化,扎实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我校扎实拓展县情教育,培养学生知家乡、爱家乡的情感,现总结如下:
1、上好县情教育课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途径用途 我校扎实拓展县情教育课,以提升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度,增强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小学五年级做到课时、教程、教师、教材、活动与评价“五落实”。并确保在学年内全书结课。其他年级将家乡文化融入主题班会、团课、队课教育。
2、借助地理环境特征,让学生实地感受家乡文化魔力。
我校地处大樊各庄村,我校所辖三村(大樊各庄村、小樊各庄村及后白石院村)均在滦河岸边。滦河,是大家的妈妈河,历史悠久,底蕴丰厚。我校借助这一地理环境优势,鼓励、发动学生深入乡村,走访调查,搜集令大家自豪的家乡文化的新闪光点,感受妈妈河—滦河的历史风情,激起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3、拓展多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挖掘家乡文化精髓
(1)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家乡文化魔力。
(1)将家乡文化教育与绘画特点教育相结合,看重校园整体文化布置。加大校园文化建设。
(2)号召学生在父母或长辈的帮忙下挖掘整理老街区、老建筑、老技术、
古村落等历史文化资源。并互相交流,宣传活动成就。
4、在前期工作遇见的困难
在传承家乡“三歌一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没 “三歌一影”的艺人,只不过借用影视资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觉到家乡文化的洗礼和熏陶。
5、以后努力方向
我校将重视家乡文化教育与绘画特点教育相结合,看重校园整体文化布置。坚持拓展美术社团活动,绘画作品倾向于家乡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方面并悬挂在楼道中,让广大师生在赏析学生作品的同时,遭到家乡文化的熏陶。
文化活动策略 篇3
一.活动时间:
XX年9月27日
二.活动地址:
文体中心前
三.活动意义:
本次活动旨在展示社团风采及成就,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展示出学校丰富的社团文化 社团风采,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校园文化内涵。
四.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主要宣传社团工作和活动拓展状况,让更多的人知道社团的有关状况,尤其是大一新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团工作和活动中,扩大社团知名度,提升社团地位,为社团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添加保障。
五.活动单位:
爱心社
六.资源需要:
1.人力资源:全体爱心社成员
2.物力资源:桌子 椅子 胶带 音响 帐篷
七.活动内容:
(一)前期筹备:
1.宣传部负责26日之前完成海报,并于中午贴在海报栏。
2.办公室和组策部负责整理社团活动资料,照片要冲洗二十张。并与26日晚上之前贴在展板上。
3.服务部负责写传单,内容主要为社团介绍和各部门职能,并号召大伙踊跃参加我社团。初步打印500份。
4.慰问部负责组织职员进行手语排练。
(二)活动过程:
1.27日当天与十点之前所有职员到场,布置好现场,包含桌子 帐篷 音响 等。
2.12点开始表演手语,其余时间组织职员发放传单。
3.活动初步定于一点结束,所有职员留下整理现场.
八.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细节:
1.服务真诚,待人热情耐心。
2.爱惜活动器材,不能损毁。
3.手语表演时注意秩序。
4.言行得体,时刻保持爱心社形象。
5.活动过程中要尽心尽力,认真做好我们的工作。
6.注意安全。
文化活动策略 篇4
1、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技术支持:OA会所
2、活动主题
主张健康互联网文化建设东理和谐校园
3、活动时间
11月--12月
4、活动对象
全院学生,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与均可
5、活动项目
本次活动项目包含摄影作品、DV作品、FLASH作品与漫画作品等四个竞赛项目与通过举办互联网常识专题讲坛、互联网评论、互联网文明签名活动、“我的互联网生活”调查等一系列活动,推进并促进校园互联网文化建设。主要围绕以下主题进行:
1、校园情怀。以校园人文景观或者校园生活为主题。
2、难忘一刻。以日常感触深刻的人或事为主题。
3、走出校园。以表现社会实践活动为主题。
4、学海拾贝。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中搜筹资料,发表我们的看法、见解和想法。
6、活动具体需要
(一)互联网文明签名活动
1、承办单位:电子系
2、活动时间和活动地址另行公告
3、活动形式:发出“争当文明互联网公民”的倡议书,组织同学们在印有“主张健康互联网文化,建设东理和谐校园”的大横幅上签名,增强同学们的自律意识,弘扬健康互联网文化,一同打造互联网文化节环境,为建设和谐校园贡献力量,同时可在OA网站进行互联网签名活动。
(二)“我的互联网生活”调查活动
1、承办单位:中文系
2、活动时间:
11月13日--12月15日
3、活动形式: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拓展调查活动,学会在校大学生互联网生活情况,写作调查报告,为学院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有用依据。
(三)摄影作品比赛
1、承办单位:摄影协会
2、作品需要:摄影作品大小低于1M,统一需要为JPG图片格式。提交作品时,须同时附上作品介绍(低于100字)和报名表。
3、作品提交截止日期:
12月15日
4、提交作品地址:学生活动中心A211学生社团联合会办公室
(四)DV作品比赛
1、承办单位:中文系
2、作品需要:DV作品需要为DV格式或DVCOM格式,时长在10--15分钟左右。提交作品时,需附创作者的出镜采访(如创作者不拥有自拍条件,需另附500——1000字的书面创作感言),主要讲述创作感受,时长3分钟左右。同时,需提交报名表。
3、作品初审时间:
12月5日;作品提交截止时间:
12月20日。
4、提交作品地址:文科楼10-412中文系办公室。
(五)FLASH作品设计大赛
1、承办单位:软件学院。
2、作品提交需要:FLASH作品时长控制在3分钟以内,窗口大小以400×600为标准,提交时应附带flash网站源码。提交作品时,须同时附上每件作品简短说明和创意思路(低于100字)与报名表。
3、作品提交截止日期:
12月15日
4、提交作品地址:
(六)漫画设计大赛
1、承办单位:漫画协会。
2、作品提交需要:漫画作品形式为单幅漫画或者四格漫画,手绘、电脑绘制均可。手绘作品需要画面明确,纸张不能小于A4纸大小,并且须将作品扫描成电子图片JPG格式,分辨率在300DPI以上,单个文件大小一般低于2M。提交作品时,须同时附上每件作品简短说明和创意思路(低于100字)与报名表。
3、作品提交截止日期:
12月15日。
4、提交作品地址:
(七)互联网讲座
1、承办单位:软件学院
2、讲坛内容、时间和地址另行公告
(八)互联网评论
1、承办单位:OA会所
2、活动时间:
11月15日--12月15日
3、活动形式:针对现在社会上、校园内的一些热门话题,由承办单位提出多个讨论话题,同学们围绕这类话题进行“跟贴”发表我们的见解,承办单位依据发贴的数目、水平和投票的状况评选出“最具人气奖”若干名。
7、作品总体需要
1、所有参赛作品需要为原创作品,不能从它处抄袭、转载或改编。作品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需要,突出思想道德内涵,体现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价值取向。禁止出现不文明用语,不能有淫秽、暴力、恐怖和风险国家安全等内容。
2、主办单位有权发布并用参赛者提交的参赛作品。
3、主办单位网站可以刊登本次录用的出色作品,其他网站不能非法转载。
4、参赛作品中除去作者署名外不可出现商业性广告语和任何外链。
5、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可参赛:
(1)已出版或在传媒(不含互联网)发表的作品。
(2)已向传媒或出版社投稿尚未得到退稿公告的作品。
(3)参加任何正在举办尚未公布结果的比赛的作品。
(4)作者不拥有全部版权的作品。
(5)已在任何比赛中获过任何奖项的作品。
6、所有投稿作品在12月15近日不可单独或结集出版,也不可参加其他任何形式的活动。
8、参赛方法
参赛者于12月1近日通过OA网站进行报名,报名成功后方可提交作品。
参赛者须填写真实名字、性别、年龄、系别、年级、班别、联系方法、电话、电子邮箱等有关基本资料。
获奖作品需要签署《独创性声明》(附件1)和《关于作品用授权的说明》(附件2),与作品同时上交。
9、奖项设置
本次互联网文化节每个比赛项目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出色奖若干名,给予证书和奖金的奖励。人气大奖1名,依据网友投票结果选出,颁发精美的奖品。
10、评选方法
本次活动将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评选采取专家评审和公众投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参赛作品经过主办机构的初步筛选后将通过OA网站的有关栏目,同意全院同学的`投票。投票结果作为评比的要紧参考依据。学院将组织有关领导和有关专业职员组成评审小组,对参赛作品进行集中评审。
主办单位将于12月下旬统一组织互联网文化节的颁奖仪式和成就展示。
十1、活动推进时间
活动启动:
11月13日
作品采集评选阶段:
11月25日--12月20日
颁奖仪式及获奖作品展示:
12月下旬
文化活动策略 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健全中华出色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xx〕3号)和贵州教育厅《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扎实拓展中华出色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进教程进头脑的建议》(黔教基发〔20xx〕286号)精神,进一步推进我乡各校德育工作体系建设,结合我乡实质,拟定本策略。
1、指导思想
全方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人文管理为方法,以培养教育为渠道,以德育活动为载体。通过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理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点模式,全方位提高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优势,全方位提升育人水平,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基础,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
2、组织领导
成立学孔小学中华出色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全乡各小学中华出色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组 长:李 渊
副组长:袁 凯周德鑫周万财
成 员:赵 健秦 均秦 奋胡 钰熊永涛
赵 月李 义陈 顺穆昌俊赵汝亮
秦 浪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学孔小学德育处,袁凯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赵健同志任副主任并负责平时工作。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统筹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3、教育内容
1、广泛拓展经典诵读活动。各学校要坚持分层施教,有选择地诵读经典,确保诵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诵读活动真的走进学生心灵、扎根学校。婴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可选择《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坚持以读为主,重视培养语感和
整体感知能力;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可选择《论语》、《大学》、《道德经》、《离骚》、唐诗、宋词等中华出色诗文,引导他们在诵读基础上理解中华出色传统文化内涵,边读边考虑规范自已言行。要寓教于乐,不断丰富诵读方法,运用读、讲、赛、吟等方法激起学生诵读兴趣,增强诵读成效。同时,鼓励师生共诵、父母与子女共读,使诵读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依据学生的兴趣喜好,年龄特征,组织学生围绕学习、研究、宣传实践中华出色传统文化的有关内容,比如组织成立诗词、书法、戏曲等方面的兴趣活动小组等,拓展小组活动,进步学生对中华出色传统文化的兴趣喜好,使中华出色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活动之中,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要紧组成部分。
3、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或纪念日,积极拓展中华经典诵读念书系列活动、传统文化常识竞赛、字画比赛等活动。比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新年、孔子诞辰日等,广泛拓展多种多样以中华出色传统文化为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展演活动、讲坛活动,融中华出色传统文化教育于传统节日文化、风俗文化、庆典文化之中。
4、各学校要结合实质拓展国学优质课、观摩课比赛,并推荐出色课堂参加上级比赛,探索各学段出色传统文化教育课的有效课堂模式。按期召开出色传统文化课程教研会,集思广益,让出色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与本校校情相结合。
5、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引导学生践行中华出色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学孔小学将当令举行主题班会评比,经典诵读、征文比赛、才艺展演,大课间展示,念书技巧论文交流等活动,为师生搭建交流平台。拓展探寻“最好看的教师”和“美德少年”活动,“孝亲模范”、“德艺双馨”教师评选活动,发现身边模范,树立先进典型。
4、推行渠道
1、各学校要将中华出色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常规工作,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时段、各环节,结合早诵读、大课间、国旗下讲话、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2、各学校要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充分借助道德讲堂、学校积德榜等形式,邀请本校离退休知名教师作讲坛、辅导报告、专题讨论等,增强中华出色传统文化教育的多样性和实用性,确保中华出色传统文化教育的规范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3、充分发挥教学主途径用途,在德育、语文、艺术等学科教学中适合拓展中华出色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感受、认可、同意中华出色文化和传统美德。
4、充分借助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宣传中华出色传统文化,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发挥师生的自主革新能力,各自设计,各具特点,使校园变得优雅,做到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浓厚。
5、主张父母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一同创设弘扬传承中华出色传统文化的好环境,当令拓展学生晒家风家教活动。
5、工作需要
1、各学校要把中华出色传统文化教育摆在要紧地方,形成校长主抓,团队干部主管,班主任具体推行,科任教师课堂渗透的工作机制,确保真的达成进课堂、进教程、进头脑。
2、各学校要结合实质准时拟定中华出色传统文化教育推行策略,落实具体手段,在课程设置、课程开发、师资安排上打造长效机制,并在3月18近日将推行策略报送学孔小学德育处。
3、各学校要把中华出色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量化管理体系,常抓不懈,推进活动持续深入拓展。同时加大信息报送和资料采集工作。
4、学孔小学将加大督导检查,把各校拓展中华出色传统文化教育状况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考核之中,并当令拓展交流表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