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上海崇明区2019届高中三年级上学期等级考首次模拟地理考试试题

   日期:2025-06-24     来源:www.arimat40.com    浏览:670    
文章简介:崇明区 2018 年等级考首次模拟试题试题 高  二  地  理   考生注意: 1.试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上】 2.试题包含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剖析题。

崇明区 2018 年等级考首次模拟试题试题

高  二  地  理

 

考生注意:

1.试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上】

2.试题包含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剖析题。

1、选择题(共 40 分,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科学家预测在 2019 年至 2020 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 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据此“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

①全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愈加频繁 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

③地球磁场遭到的干扰减弱,磁暴降低 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右图为天体系统的绕转关系示意图,其中 a、b、c 表示

天体,a 为恒星,椭圆表示天体运行的轨道。 a

A.a 肯定是太阳 B.包括二级天体系统 b c

C.c 肯定是地球 D.包括三级天体系统

 

3.潮起潮落反映了日、月、地相互用途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伴随新月、上弦月、满月、下

弦月的月相变化,依次出现的潮汐现象是

A.大潮、小潮、大潮、小潮 B.大潮、大潮、小潮、小潮

C.小潮、大潮,小潮、大潮 D.小潮、大潮、大潮、小潮

4.从形状特点看,等高线地形图上指向高处的等高线突出部分是

A.洼地 B.山峰 C.山谷 D.山脊

5.国内学者借助溶洞内的石笋,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该岩石是

A.花岗岩 B.玄武岩 C.大理岩 D.石灰岩

 


6.在十字路口处,大家有时能见到以太阳能为电源的交通信号灯。

有人注意到同一交通信号灯在前后两天的同一时段的亮度略有差异,你 觉得主要影响原因最大概是

A.海拔 B.电网供电电压

C.天气情况 D.交通流量

7.右图为“大方保温用途”示意图。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

 

 

 

 

 

 

 

 

 

大方上界


缘由之一,是温室气体增多致使 丙

A.甲辐射增强 B.乙辐射增强 甲

C.丙辐射增强 D.丁辐射增强 丁 乙

地面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州。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

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唐朝诗人胡玢的诗描述河流沿岸的变化,结合下图和所学常识, 回答 8~9 题

 

8.关于右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M——凸岸堆积 B.N——凸岸侵蚀 M N C.M——凹岸侵蚀 D.N——凹岸堆积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B.“数家新住处”应坐落于是 N 地

C.“古岸崩欲尽”是由于地壳垂直运动

D.河流流向自南向北

 

10.右图为世界部分区域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图示环流情况出现时

A.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


 

B.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

C.南非高原上草木葱茏

② 极锋

① ④ ⑤ ⑥


D.南很大陆紫外线强烈

0° 30°N

60°N


 

11.21 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专用经济区的开发遭到广泛的看重。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沿海国家拥有些海洋专用经济区范围是

A.从领海基线向外 12 海里 B.从领海基线向外 200 海里

C.从领海区边界线向外 200 海里 D.联合国规定的若干海域

12.影响一个区域人口容量的最重要原因是

A.人均资源消费水平 B.科技水平

C.自然资源与环境 D.区域开放程度

13.北京的街道大多横平竖直,如棋盘状。形成这种空间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职能 B.交通条件 C.地表形态 D.水源分布


 

 

14.下列各城市功能区人口数目昼夜差异非常大的是

A.工业区 B.居民区 C.文化区 D.商业区

15.国内秦岭-淮河一线以北,250  毫米年降水量线以东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区域,农业地域类 型为

A.水田农业 B.旱作农业 C.牧场畜牧业 D.地中海型农业

16.2016  年国内在贵州边远山区建成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此地合适建设的有利条 件是

①喀斯特地貌有巨大天坑 ②海拔非常低 ③降水丰富 ④人烟稀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地理背景是 A.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短缺 B.是国内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区域 C.太阳能资源清洗、可再生、能量密集,发电本钱低 D.太阳能发电稳定,不受天气影响

18.上海“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目型向水平型转变的方案。现在,上海引进的产业从 业职员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技术密集型产业

19.11 月 19 日 2 时 07 分,国内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2、 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中国北斗迈出从地区走向全球的“重点一步”。下列应用中直接利 用卫星导航功能的是

A.查询卫星云图判断天气 B.依据航空相片辨别地物

C.用电子地图查看路线 D.行驶中的无人开车

 

20.右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图,图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综合剖析题(共 60 分)

(一)读亚非部分地区图,回答问题。(20 分)

 

 


 

 

 

 

 

 

 

 

 

 

 

 

 

 

 

 

 

 

21.依据板块架构学说理论推断红海的面积变化。(4 分)

 

 

22.红海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结合密度流的形成缘由讲解曼德海峡表层海水的流动规律。(6 分)

 

 

23.简述苏伊士运河地点的重要程度。(4 分)

 

 

24.写出图示区域主要所属的文化圈,从服装的角度说明该区域的自然环境。(6 分)


 

 

(二)2018 年 11 月 15 日晚上习近平主席的专机抵达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兹比港。这是中

国国家主席初次对巴新进行国事访问,也是习近平继 2014 年访问斐济之后第二次访问太 平洋岛国。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材料1、新几内亚岛示意图

 

 

 

 

 

 

 

 

 

 

 

 

 

 

 

 

 

 

 

 

材料2、巴布亚新几内亚坐落于东南亚东南部,南部是澳大利亚,该国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该 国矿藏丰富,铜储量 1200 万吨,黄金储量 1756 吨,铜金共生矿储量约 4 亿吨,除此之外还 有富金矿、铬、镍、铝矾土、海底天然气和石油等资源。森林资源丰富,热带原始森林 覆盖面积达 3600 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 77%,林木总蓄积量约  29 亿立方米。

 

 

材料3、莫尔兹比港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首都,该港坐落于山地丘陵海岸,两面环水,一面是 天然良港费尔法克斯湾,另一面是珊瑚丛生的大海,山水相依,海湾套港湾,美不胜 收……

 

 

25.描述新几内亚岛的地势特点,判断依据是什么?(4 分)

 

 

26.莫尔茨比港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较小是什么原因?(4 分)

 

 

27.结合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自然资源条件推断该国主要的工业部门。(4 分)

 

 

28.依据材料剖析该岛最大港口莫尔兹比港进步对外贸易的有利条件。(8 分)


 

 

(三)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 分)

材料1、《暸望》杂志报道称:“自 2000 年以来,世界上输沙量最大、含沙量最高的河流—黄河, 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
1200 多千米的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开 封以下,黄河才显浅黄色。这意味着,连同基本是清水的上游,在非汛期,黄河  80% 以上的河段是清的。”

 

材料2、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示意图,下表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不同年份输沙量比 较(资料源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 年第 10 期)。

 

 

 

 

 

 

 

 

 

 

 

 

 

 

 

 

注:上游(源头至头道拐站附近),中游(头道拐站至小浪底站附近),下游(小浪底站至入海口)

 

材料3、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不同年份输沙量比较表(单位:亿吨)

 

水文站

1989 年以前

1989-2015 年

唐乃亥站

0.14

0.04

兰州站

0.94

0.09

头道拐站

1.36

0.20

龙门站

9.72

0.52

潼关站

12.10

0.55

小浪底站

12.20

3.80

花园口站

11.60

3.71

利津站

9.86

2.56

 

29.自然地理环境地带性规律呈现纬度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自然

景观呈现由森林到荒漠的变化)和垂直地带性(热量、水分随高度而变化)。图中从黄河入 海口往西北方向所呈现的地带性规律,并说出依据。(4 分)

 

30.依据材料二,简述黄河输沙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6 分)

 

31.写出黄河泥沙主要来源的河段,并简述缘由。(6 分)

 

32.简述黄河变清后对黄河三角洲区域产生的不利影响。(4 分)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